盛夏时节,烈日炎炎,高温炙烤下的农田和菜园常常面临植株萎蔫、生长停滞甚至枯死的困境。如何在不依赖高成本设施的情况下,为作物撑起一把“遮阳伞”?遮阳网的巧妙运用,正是一种简单、经济且的解决方案。
遮阳网,又称遮光网,通常由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编织而成,通过调节网孔密度来控制阳光的透过率。其核心作用并非完全隔绝光照,而是将强烈的直射光转化为柔和的散射光,避免叶片灼伤,同时降低地表温度,减少水分蒸发。
选择遮阳网时,需根据作物特性灵活调整:
喜阴作物(如生菜、菠菜、蕨类)适合高遮光率(60%-70%)的深色网;
中性作物(如番茄、辣椒)可选用中等遮光率(40%-50%)的银灰色网;
耐旱作物(如西瓜、南瓜)则只需轻遮光(30%左右),避免过度遮阴影响果实甜度。
因地制宜搭设
遮阳网的架设方式直接影响效果。常见的做法是:
平铺式:直接覆盖于作物上方30-50厘米处,适合低矮蔬菜或育苗床,但需注意通风;
拱棚式:结合竹竿或钢管搭成拱形,形成空气流通层,适合高温多湿地区;
倾斜式:在菜地西侧设置向西倾斜的遮阳网,可有效阻挡午后强光。
动态调节遮光时间
遮阳网并非全天覆盖。通常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光照强时使用,早晚揭开以保证作物正常光合作用。若遇连续阴雨,需及时撤网,避免光照不足导致徒长。
结合其他降温措施
喷水降温:遮阳网下配合微喷系统,水雾蒸发可进一步降低局部温度;
地面覆盖:在遮阳网下铺设稻草或秸秆,减少土壤水分流失,双重保护根系。
除了降温遮光,遮阳网还能带来额外益处:
防虫减灾:细密网孔可阻挡蚜虫、粉虱等害虫,减少农药使用;
防雹护苗:突发冰雹天气时,遮阳网能缓冲冲击,保护幼苗;
延长种植期:夏季通过遮阳种植喜凉作物(如香菜、茼蒿),实现反季节供应。
避免密闭环境:遮阳网覆盖需留出通风口,防止高温高湿引发病害;
定期检查:强风天气需加固支架,防止网布撕裂或倒塌;
轮换使用:长期暴晒后遮阳网易老化,建议2-3年更换一次。
遮阳网虽是小物件,却是夏日种植的“大救星”。通过科学选择和灵活应用,不仅能缓解高温胁迫,还能提升作物品质与产量。农事之道,贵在顺势而为——以一方轻网,柔化烈日锋芒,为土地赢得喘息之机,亦为丰收埋下伏笔。